财务会计
基于内部市场化模式下煤矿企业降本增效体系 研究与实践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煤炭行业作为国家基础性能源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产业经历了产业“隆冬季”的洗礼,这一市场行情虽然让许多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但也让煤炭企业对如何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企业转型升级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河南能源焦煤公司古汉山矿为例,介绍该矿如何把市场化运作理念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内部市场化模式下的降本增效管理方法,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顺利实现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为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之路。
关键词:内部市场化 煤炭企业 降本增效
一、煤炭企业推行内部市场化的重要性
首先,煤炭企业推行内部市场化有利于推进业务流程集成化,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效益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链的优化结合经济运行评价,对投入、产出价值创造活动全面诊断分析,摒弃不创造价值环节,推进成本和效率的整体优化。其次,推进岗位价值增值升级,进一步激发员工潜能。岗位价值是市场化建设的核心,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价格体系是市场化管理的关键,是推进岗位价值增值的前提拓展岗位价值内涵,包括劳动价值、岗位职责、降本增效、企业效率等因素,融进价格体系,使员工岗位价值创造得到科学全面的评价,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岗位价值、个人增收、企业增效。再次,推进管理手段智能升级,进一步提升管理运营效率。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发市场化管理程序,提高市场化管理手段结合实际,建立信息系统平台,真正实现辅助自动化、岗位无人值守,切实以信息化提升市场化。
二、煤炭企业成本管控特殊性
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自己行业显著的独特性。作为矿产资源开采行业,它的成本构成种类多且不确定性比较高。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生产过程中所损耗的原材料并不能在最终的产品上表现出来。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使用一些专门工具和材料,它们本身并不构成煤炭产品的最终产品,而且由于一些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煤炭最终产品的质量并不受这些材料的质量的影响, 因此煤炭质量成本并不适合用一般产品的质量成本原理来核算。
二是在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定成本。这是由于,在煤炭企业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辅助环节,这些环节会产生许多诸如资源成本、 环境成本、 安全费用等形式的固定成本。
三是职工薪酬福利在成本比例中占比较大。 大多数煤炭企业会选择位置较为偏远的地方设址,这些地方的生活条件比较恶劣,而且煤炭在开采过程一般是采用各项工种和程序同时进行交互式作业模式。因此,同其他制造业企业相比,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很大,并且伴随的是恶劣的生产环境、强大的劳动量和繁杂的劳动体系, 这一客观事实就决定了煤炭企业需要支付较多的工资福利, 因此,职工薪酬福利这一部分的费用在煤炭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占比自然就会比较高。
四是地质条件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煤炭质量。 众所周知, 煤炭资源是深埋于地下的,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煤炭埋藏深度、埋藏点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储量的大小、瓦斯的浓度、 断层等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开采过程。由于不同煤矿的资源条件不同,使得煤炭行业成本费用水平可比性较差。
五是煤炭企业的成本水平还受到企业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煤炭开采的成本费用往往是由这个企业的机械化水平、采煤工艺、矿井设计水平等因素决定的。
三、古汉山矿概况及成本存在典型问题
(一)古汉山矿概况
古汉山矿是河南能源焦煤公司主力矿井之一,位于焦作市东北,隶属修武县管辖,距焦作市25km。井田范围:西部以21勘探线为界与九里山矿相邻,东部以赤庄断层为界, 北以二l煤层底板-300m等高线为界与白庄、吴村煤矿相邻,南至油坊蒋村断层和二l煤层底板-1000m等高线,走向长11Km,倾斜宽2.3Km,面积25.63Km2。古汉山矿于1991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2003年11月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矿井设计能力为120万t/年,核定能力为140万t/年,服务年限41.1年。
古汉山矿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优矿井(AAAAA)” 河南省“煤炭系统文明煤矿”、 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 河南省“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炭工业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 、“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等荣誉称号,2018年4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
(二)古汉山矿成本管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规范化的材料发放审核流程以及生产材料管理制度不够细致。煤炭企业生产独特性一方面决定了各部门需要使用的生产材料品种多数量大,这就容易导致在领用材料的过程中多记或漏记使得库存材料明细账发生错误;另一方面在材料发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材料的使用计划与发放的材料偏离的情况,造成材料审核不能够及时进行。
2、发放后的材料缺乏跟踪和回收。首先,在生产过程中,有些材料在投入使用后就缺乏监管与跟踪,而这部分材料往往又是使用期比较长的大型材料,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资源的闲置甚至把材料埋入巷道里。其次,大部分生产所使用的材料在报废后是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有些甚至具有二次使用的价值,但是,这些材料的剩余价值并没有被矿井很好的利用。
3、材料成本考核没有落实到责任人、执行力不强。成本管控是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依靠管理者的执行力,矿井各项材料成本考核制度都健全,但执行力不强或没有落实到责任人头上,造成材料成本考核吃大锅饭现象,不利于成本管控工作的落实。
4、一线工人的劳动缺乏科学的评价激励。在煤炭生产的环节中, 一线工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承担的工作不仅劳动量巨大, 而且危险程度相当高, 一线工人的劳动成果应该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但矿井某些区队领导滥用权力,对生产工人的奖惩缺乏透明性且随意性较大,这种情况不仅大大降低了一线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也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利益。
5、成本相关数据及时性和准确性无法保证。在现有的成本管理模式下,对材料的管理简单粗放,时常会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不明确,成本发生的数量多记或者漏记, 成本发放的对象错乱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混乱的成本管理使得相关数据的结果不能准确统计,不能为矿领导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四、古汉山矿采取降本增效具体措施
1、强化成本管控,开展“浪费源”整治行动降低浪费支出。为切实加强矿井成本管理,及时发现和梳理井上下成本浪费问题、遏制浪费现象,制止亏损“出血点”,针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现场人工、材料、电力、设备、管理等方面浪费现象进行集中检查,树立“发现浪费才能杜绝浪费,发现浪费就是节约成本”的管理理念,围绕浪费定措施,围绕措施提管理,切实解决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浪费现象,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经济效益,为此,矿井制定并下发了《“浪费源”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方案》。该方案具体措施为:
(1)确定“浪费源”整治对象:梳理出:①因劳动组织安排不合理,无具体工作量考核和验收及现场地质条件限制导致施工队伍无具体工作量导致的窝工、怠工现象;②因矿井生产组织安排不合理导致的多队伍集中施工,效率低下现象;③因生产布局设计不合理导致的重复性工程施工、支护断面过大、支护形式过高、施工工艺落后导致的各种成本浪费;④因调整生产地区频繁导致的设备、材料占用过多且不及时回收现象;⑤因工程设计整体协调不到位导致的机电设备“大马拉小车”现象及采掘、抽放、钻探设备更换频繁导致的大额配件到货积压过多现象;⑥因施工标准不高、过程监督不到位导致的不合格工程重复性返工现象及应付上级检查、无标准导致的质量标准化过高投入、无序投入现象;⑦因物资需求计划不准确导致的大量物资闲置现象及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⑧因管理问题导致的其他潜在浪费现象等8项浪费源整治现象。
(2)确定“浪费源”排查方法:一是采取多专业集中排查。由矿井企管科负责编制组织集中排查时间,原则上以矿领导跟班表八点班为主,由矿领导带队组织企管科、劳资科、供应科、机电科、技术科、地测科、防突科、安检科等部门人员,分区域进行现场排查。多专业集中排查重点是加强对生产不正常地区或多区队集中施工地区的浪费源排查,原则上每周不低于2次,集中排查问题由企管科负责汇总。二是专业自我评审。由矿井副总以上领导组织分管专业科室进行自我评审。重点排查本专业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导致的潜在浪费现象,原则上专业评审浪费源信息不得低于10条,上不封顶。专业自我评审时,鼓励对其他专业存在的浪费现象同时进行排查,由分管科室牵头将问题汇总后报企管科备案。三是生产区队自我排查。由各区队主要负责人组织进行排查。重点排查本区队在劳动组织、工作量验收、直接区队辅助岗位、辅助区队固定岗位工作量安排、验收、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人工浪费现象;排查矿井整体工作安排对区队造成的成本浪费现象,由各区队将问题汇总后报企管科备案。
2、挖掘内部潜力,建立小微修理市场降低修理成本。为充分挖掘矿井内部人员聪明才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矿井为其提供工作场地和其他便利条件,利用其自身技术优势,为矿井提供修理、修缮、自制加工、维护、粉刷、铺设等服务、辅助工作的各种小微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矿井根据其提供服务、辅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价值,通过内部市场化结算方式,降低矿井修理、加工等费用、增加职工额外收益,实现矿井和职工双赢,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此,矿井制定了《小微修理市场运行管理办法》,该方案具体内容为:
(1)确定小微市场范围。根据目前修理、修缮、自制加工等实际情况,矿井成立设备修理市场、弱电修理市场、综采支架及综掘机械修理市场、土建工程项目及风动工具修理市场等小微修理市场。各小微修理市场的范围主要是对矿井以前需要外委的设备和工程进行修理、施工。
(2)确定小微修理市场运作流程
1)设备、综采支架及综掘机械小微修理市场。①需要修理设备、支架上井后,由机电科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该设备、支架进行鉴定后,由企管科组织相关科室对该项目修理单价进行商定,并形成纪要经矿领导审批同意,作为日后的结算依据。②机电科确定该修理项目的修理人员后,与修理项目负责人签订相关修理项目协议书。内容包括:修理项目具体情况、修理单位或人员、修理工期、修理价格、修理验收标准、修理施工安全责任和违约责任等内容。③每一个修理项目实施时,机电科必须有一名副科级管理人员牵头负责该修理项目,主要负责对该修理项目涉及到的各项工作进行沟通、服务,同时对该修理项目的安全生产负责。④修理需要的材料、配件原则上由供应科采购,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采购耽误修理项目进展的,可以由项目组提出申请后先自行采购(采购资金自行筹集,牵涉到煤矿安全的材料除外),自行采购的材料、配件要经过机电科、供应科审核认可后方可使用。在修理项目结算时,将发生的材料金额纳入到结算价格里。⑤供应科要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每月要将未交旧配件明细表上报企管科,企管科在工程结算时按照配件原值扣除修理费用。⑥设备修好后,由项目组提出验收申请,机电科组织相关单位按照矿井设备修理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⑦修理好的设备要保证质量,原则上达到外委修理保质期的90%。
2)弱电产品小微修理市场。①需要修理的电子产品,属于设备附属电子产品的由机电科负责收集,属于电子产品配件的由供应科负责收集。并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需要修理弱电产品进行鉴定后交修理人员进行维修,然后由企管科组织相关科室对该项目修理单价进行商定,并形成纪要经矿领导审批同意,作为日后的结算依据。②矿井对该项目维修提供维修场所和必要的修理条件。修理需要的工具、材料、配件全部由修理人自行承担。③修理好的弱电产品,由修理人提出验收申请后,机电科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后的产品由修理人交于归属单位入库管理。④修理好的电子产品要保证质量,原则上达到一年或该电子设备质保期限内。
3)土建工程小微修理市场。①矿井地面发生土建项目时,需要修理单位提交修理申请并经相关领导审批同意后报送服务公司,服务公司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该工程进行鉴定后,由企管科组织相关科室对该项目的开展方式及维修单价进行商定,并形成纪要经矿领导审批同意,作为日后的结算依据。②服务公司确定该工程项目的修理人员后签订相关工程项目协议书。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具体情况、施工单位或人员、工程工期、工程价格、工程验收标准、工程施工安全责任和违约责任等内容。③工程需要的材料由供应科采购,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采购进来耽误修理项目进展的,可以由项目组提出申请后先自行筹集资金采购,自行采购的材料经过服务公司、供应科审核认可后方可使用。在修理项目结算时,将发生的材料金额纳入到结算价格里。④工程施工结束后,由项目组提出验收申请后,服务公司组织相关单位按照矿井土建工程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⑤土建工程要保证质量,原则上达到外委修理工程保质期的90%。
4)风动工具小微修理市场。①各区队上井需要维修的风动工具需经机电科、供应科认证后,交风动工具修理处进行维修。然后由企管科组织相关科室对该项目修理单价进行商定,并形成纪要经矿领导审批同意,作为日后的结算依据。②矿井对供应科修理人员按照市场化交易模式进行结算,供应科不再支付修理人员工资。修理人员可以自行召集其他修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修理,月末由负责人根据修理工作量将结算金额二次分配明细上报企管科备案。③修理需要的材料、配件原则上由供应科采购,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采购耽误修理项目进展的,可以由项目组提出申请后先自行采购(采购资金自行筹集,牵涉到煤矿安全的材料除外),自行采购的材料、配件要经过机电科、供应科审核认可后方可使用。在修理项目结算时,将发生的材料金额纳入到结算价格里。④供应科要建立发放配件台账,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每月末要对修理地点库存配件进行盘点。⑤设备修好后,由修理人员提出验收申请后,机电科组织相关单位按照矿井设备修理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后,上交该设备归属单位管理。⑥修好的工具要保证质量,原则上达到外委修理保质期的90%。
3、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为了充分发挥我矿煤炭质量优势,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对此,采取了如下措施,保证煤炭质量和优化产品结构。一是强化现场管理,提高煤炭质量。二是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煤炭产品结构,矿井通过对末煤末矸掺配比例及洗煤水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煤炭产品。三是利用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把洗煤水中颗粒>0.5mm的粗颗粒提取出来掺配到末煤中进行销售,另一部分洗煤水通过压滤机压成煤泥按照煤泥产品进行销售。由于末煤比煤泥的市场销售价格高出将近两倍,矿井效益提升明显。
结束语
该文阐述了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了煤炭企业基于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下的降本增效策略,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煤炭企业通过开展内部市场化管理,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从而推动企业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
[2]谢伦学.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3]曲修术.全面预算内部市场化管理 [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热点排行
暂无数据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