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内部市场化管理在铝加工行业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内部市场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尝试和发展,它把市场经济理论引入到货币化的劳动分配中,体现了按劳分配的价值理念。它以目标管理和预算管理为基础,在企业内部经营上,采用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模拟市场交易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提升效益、降低成本。苏铝铝业2018年起,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前两年完成集团公司“治僵脱困”的目标,走出一条适宜铝加工行业特色的内部市场化管理道路,实现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关键词:内部市场化、创新、铝加工、实践
前言
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在IBM、杜邦公司等企业实行,通过压缩经营层级、划分内部单元,解决企业经营亏损问题,取得较好的经营效果。1993年,华丰煤矿运用价值链分析法,把市场机制引入国内煤炭生产环节,后来在兖矿集团、潞安集团、开滦集团等煤炭、矿业兴起,逐步向邯郸钢铁、上海汽车、海尔集团等钢铁、制造、化工等不同行业推行,成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激发内部活力,推进管理升级,减员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
一、企业推行背景
苏铝铝业,原名徐州铝厂,成立于1958年,属江苏省冶金厅唯一的铝冶炼、加工企业。上世纪90年代,国家放开经营限制,把铝、钢等行业列入一般性竞争行业,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铝加工行业快速发展,迅速达到“过饱和”状态,恶性竞争和低价倾销,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2000年后,企业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经营困难等问题显现,其一方面退出铝冶炼,向铝带箔深加工发展,转移人员;另一方面,企业减少招工,剥离学校、医院等三产。2007年,伴随着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苏铝铝业被大屯公司并购,获得大量资金支持,得以延续生产。
近几年,国家加大环保、安全的执法力度,采取“调结构、去产能、走出去”战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国内众多行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如何“活下去”成为当前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心。2017年,苏铝铝业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内部市场化管理在国内煤炭行业,有20多年的相关实践经验,取得丰富的经营成果;铝加工行业尚无先例可循,且铝加工和煤炭存在较大的行业经营上的差异。为实现企业减亏脱困,2018年,苏铝铝业大胆尝试,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宜铝加工行业的内部市场化管理道路。
二、苏铝铝业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应用探索
1、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效果显现。苏铝铝业内部市场化管理通从“顶层设计”,运用市场经济原理,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对生产过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员定编定岗定责”为基础,划分市场主体,制定交易规则,建立了有铝加工行业特色的以“差价收入”为核心的经营考核体系,完成定额、定价、计量、考核、结算、仲裁等内部市场交易基础管理制度。同时,为保障内部市场化的顺利推行,健全全面质量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全面对标管理、全员业绩考核管理等配套支撑体系制度。为体现内、外部市场的接轨,苏铝铝业实行“产量收入+差价收入+质量收入”的考核模式,模拟市场结算,达到节支降耗、减员增效的目的。
苏铝铝业推行内部市场化一年多来,实现“两增一降”,企业利润从2017年的-1875万元,到2018年初步盈亏平衡,合并口径实现考核利润6万元,提前两年完成公司“治僵脱困”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见表1。
表1、苏铝铝业实行内部市场化前后变化
苏铝铝业实行内部市场化前后主要指标变化 | ||||
项目 | 铝加工产量 t | 机加工产量 t | 用工 人 | 利润 万元 |
2017年末 | 37150 | 41776 | 585 | -1875 |
2018年末 | 42212 | 65107 | 523 | 6 |
增减量 | 5062↑ | 23331↑ | 62↓ | 1881↑ |
增减幅 % | 13.63↑ | 55.85↑ | 10.6↓ |
2、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以前的等级工资制主要体现员工的工龄和技术,无法解决按劳分配问题;后来的结构工资制,主要体现同工同酬,却无法细化成本控制;现在的内部市场化,既解决按劳分配问题,又做到成本控制有章可依。内部市场化实施前,员工只需按照“两制”作业即可,诸多材料消耗与个人关系不密切,由车间(公司)统一核算和承担。苏铝铝业在内部市场化推行中,运用水平法、定额法、现场写实法等方法,对生产过程的工序、材料等进行细化量化,结合历史数据,制定统一标准,形成单一价格,再组成工序的综合价格。对工序、材料等进行数字化管理,推行成本“节奖超罚”制度,每月兑现到每个员工的收入上,引导员工进行“自我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管理快速实现科学化转型和内涵式发展。
作为率先推行内部市场化的试点单位,板二车间在2018年降本效果明显,人均年收入,同比增加28.38%,充分体现共创价值、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内部市场化机制,见表2。
表2、板二车间实行内部市场化前后变化
板二车间实行内部市场化前后主要生产指标变化 | |||||||
项目 | 产量 t | 成材率 % | 油耗 kg/t | 电耗 kwh/t | 滤土 t/月 | 滤纸 卷/月 | 用工 人 |
2017年 | 17559.639 | 82.5 | 9.86 | 570 | 7.3 | 16 | 56 |
2018年 | 19216.619 | 84.8 | 9.52 | 496 | 3.9 | 12 | 46 |
增减量 | 1656.98↑ | 2.3↑ | 0.34↓ | 74↓ | 3.4↓ | 4↓ | 10↓ |
增减幅 % | 9.44↑ | 2.79↑ | 3.45↓ | 12.98↓ | 46.58↓ | 25↓ | 17.86↓ |
3、转变员工工作理念,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企业以前用工,是按照编制计划进行岗位定员,员工固定到机台工作,工资依据岗位进行结算。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后,模糊工序、岗位分工界限,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制度,工资依据个人工作量结算,“效益最大化”成为大家更为明确的目标。形成了“人叫人干人不干,机制调动一大片”的良好局面,解决了“岗位整合”和“有岗无人”的尴尬局面,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磨床经营部,承担苏铝铝业5个生产车间的10条铝加工生产线和众多外部客户的轧辊加工任务。随着内部市场化的推进,通过协解、调离、内退等方式,由2017年的9人,降至现在的3人。他们采取固定机床工作法,将机床分解到个人,将考核责任分解到个人,工作效率由原来磨一根轧辊需要1.5小时,缩短到现在40分钟,电费每月还节省1000度。
4、市场竞争激发活力,员工主动意识增强。过去企业采用“行政指令”进行生产组织,前后工序按照计划完成协作生产。内部市场化实施后,员工“挣工资”意识增强,以前“苦、脏、累”的工作没人干,通过模拟市场竞争,进行“单项工程”招投标,实行“链式结算”,现在都抢着干。同时,员工还从工作的效益、成本、安全、质量等具体要求出发,来考虑和解决问题。员工由“生产者”向“经营者”角色快速转变,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
在内部市场化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典型案例,如主动“找活干”的浴室管理员,在干好浴室工作外,还承包下水道清理,废旧井字架维修;“一人多岗”的五金库班长,在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外,主动学习行车操作,参加铝卷吊运、成品标货和发货等份外工作;“一专多能”的叉车工,经常承担一些“急难新重”的修管道、修理水井、划钢套筒等临时性工作,以及产量屡创新高的箔材冷轧班组,气耗成本下降显著的铸轧车间等。
5、工资落地结算透明,促进业绩提升。内部市场化推行后,员工每天的薪酬数额,在信息结算平台上,按照个人工作量进行“日清日结”,这样每个员工都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每天的工资收入,体现了“有劳有得”、“无劳不得”、“奖勤罚懒”原则,杜绝了因工资结算不透明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现“厂务公开”、“企务公开”的要求,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肩负产品销售和坯料采购任务的苏铝营销部,以往的薪酬考核办法是,设立销售区域,以区域为单位考核,造成业务员只对区域负责,不对总体销量负责,大锅饭现象严重,业务员失去积极性。现在直接考核到个人,按量取酬,个人业绩直接和销量、货款回笼挂钩,工资结算直观,差距拉大,激发了业务员的积极性,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的良好业绩,实现了员工增收、岗位增值、企业增效。
6、运行分析调整机制,助力经营管理提档升级。苏铝铝业内部市场化管理中,另一个特点就是建立完备的调度运行分析机制,执行严格的运行分析调整制度,提升各级市场主体的经营效果。运行分析制度分年度经营分析、季度对标分析、月度运行分析三个层级,明确分析机制、分析内容、分析方法。对各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质量、产量、成本指标等因素,对比标杆、查找偏差、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跟踪整改,效果检验;同时,也把检验内部市场化运行效果的收入占比、奖罚占比、各层级结算偏差、定额定价准确性等各项内容,纳入其中,为优化内部市场化运行方案、收入分配落地结算、杜绝人为干扰、提高工资透明度提供依据。
如箔材车间2017年《经营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产品结构优化研究》、2019年《以精细化经营策略促进箔材车间提质增效》连续的生产经营状况分析,为公司经营决策、车间转变工作思路、调整产品结构提供参考;对标分析,查找生产短板,进行技术创新,促进降本增效;月度运行分析,检验经营效果,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完善车间内部市场化运行方案;以此推动车间产品结构优化,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形成良性的闭环管理模式。
三、当前内部市场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内部市场化框架初立,配套制度有待完善。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苏铝铝业作为铝加工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如制度模块碎片化、业务流程不合理、“四定”工作虚化、目标责任不健全、宣传培训不到位、管理手段粗放、要素市场建设缓慢、三级计量影响指标无法向下分解传导等方面,这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2、减员后收入再分配带来的工资扁平化。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调控,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苏铝铝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开源节流成为企业完成集团公司经营目标的两条途径。节流主要体现在“人、财、物”的成本,减人是其中一个方面,人员减少后,工作量只能由其他人员兼职完成。兼职人员收入的增加,导致与一线员工收入差距变小,甚至反超,出现新的不平衡状态。
3、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对接的问题。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以目标管理为基础,通过预算管理来测算人工单价,通常企业进行内部经营管理时,各项指标一个周期(一般一年)不做调整,量价关系稳定,兑现结算清晰,称之为“内部市场化”。这却是苏铝铝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之处,苏铝公司是铝加工产业链上的中间一环,坯料(铝锭或铸轧卷)和成品价格均实时受制于外部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进而影响当期企业利润,最后传导到个人收入上(即定价的波动),而实现定价准确则是公司考核内部市场化推行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
4、同工同酬未能体现技能差异。员工技能的差异,表现为员工“投入了不同的人力资源成本,使得完成相同工作的成本出现差异”,通过相应制度进行鼓励和补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同工同酬、同岗同酬”,目前只是对管理岗的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现,而对在操作岗上的技能工人的待遇政策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上。现在,为推进“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科技强国”战略,国家又重新提倡“工匠精神”、重视技能人才的建设。苏铝铝业,在这些年的实际经营过程中,没有重视起技能差异这个问题,和落实公司相关待遇政策,这是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上的一个短板,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四、解决思路
如何适应现阶段企业发展要求,体现铝加工行业特色,还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
1、提高理论认识水平,树立“一直在路上”观念。内部市场化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提升、丰富、完善的过程。“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内部市场化作为“一把手工程”,首先,公司领导要统揽全局,根据年度奋斗目标,清晰工作思路,分解计划任务,落实行动考核;其次,业务人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杜绝畏难情绪,把当前内部市场化存在的问题作为抓手,以价值分配为导向,促进人、财、物、信息流、管理流的有效配置,推进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实战化。
2、继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工资收入扁平化,实际上是,在人员不断减少、业务流程不断优化过程中,工资分配不断调整的必然结果。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定员定编定岗定责是薪酬与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的基础,而岗位价值评价则是“四定”的前提。只有从企业生产经营策略的全局考虑,根据企业设备装机情况、产品结构、产量目标、计划利润、人力资源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化的业务流程和人员配置,进而建立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薪酬评价、导向、分配机制,避免各岗位收入的不平衡性,才能为企业向着经营目标快速前进保驾护航。
3、调整考核政策,使“差价收入”适应内部实际需求。“差价收入”考核,是作为中小型铝加工企业的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特色实践,它让每位员工深刻的体会到,市场竞争的变化与每个人的工资收入休戚相关,时刻督促“质量、安全就在每个人手中”。定额定价的建立需要稳定性,员工对工资需求的上升是刚性的,外部市场的变化导致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又是现实的,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既能让员工感受到市场压力的变化,又能使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
4、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建设机制”,促进企业效益提升。“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这不是一句空话,没有技艺精湛的技术人才,即使有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恐怕也只能在简单的生产劳动活动中实现。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评价、进升、激励机制,给员工制定可行地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学以致用”。员工技能的提升,带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个人收入增加、企业效益提升,体现市场公平交易性,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5、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健全风险预控机制。减员增效,提质增量,这是内部市场化管理追求的目标。苏铝铝业人员结构老化,绝大部分是40岁以上的老员工,人员的“工作经验、技术”正处于“黄金期”,而“体质、精力、应急反应能力”等却处于“下降期”。人员减少,效率提升,工作量增加,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在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个个体与岗位的匹配性,工序与操作动作的不安全因素,合理配置人员结构,提高员工安全“自保、互保”意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预案,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实现的“安全不出事,经营不亏损”的生产经营目标。
小结
内部市场化管理作为一种经营管理模式,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理论上还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如用市场经济模式无法完成资源有效配置,仍需要外部调控;如市场经济无法实现社会财富均衡分配,却会拉大贫富收入差距;再比如市场交易理论无法与中国社会广泛提倡的奉献精神结合,做到理实统一等等,但是,这并不妨碍市场化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虽然苏铝铝业在具体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合理配置资源的经营效果已经显现。只要继续适应中国国情,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大胆探索,小心实践,扬长避短,去完善内部市场化理论的不足之处,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相信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在铝加工行业中应用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