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税收
财政政策精准发力稳经济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不断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多项举措,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项债发行使用等工作进行部署,着力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专家指出,相关举措将有效帮助实体经济应对外部环境冲击,向市场主体传递积极信号,促进中国经济有效需求扩张。
税费支持政策平稳有序落实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各级财税部门持续加快实施留抵退税政策,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任务已基本完成,今年以来累计退税超2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今年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已超3万亿元,已有2000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新增减税降费507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4097亿元,新增降费977亿元;累计办理缓税缓费5533亿元。
为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中国将出台更多税费支持政策。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对养老托育服务业增值税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存量、按月退增量;各地今年内顶格减免地方“六税两费”;将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2023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保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稳定,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平稳有序落实,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有效投资、拉动最终消费、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财政部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严防严控骗税风险,全面释放政策红利,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充分释放专项债政策效能
在拉动有效投资方面,地方专项债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今年以来,各地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前7月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7万亿元,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比去年提前半年时间。
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也将依法盘活。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19项稳经济接续政策,其中包括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于10月底前发行完毕。
截至目前,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已基本发行完毕。如何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长革认为,为充分释放专项债政策效能,应在项目优化上多下功夫,围绕重大战略和当地实际,加强项目整体谋划,优化投向和效率,排查、打通项目推进的堵点,按质量要求加快项目进度,在第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拉动有效投资。
下一步,专项债券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财政部将指导地方用好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充分利用近期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相对较小的窗口期,完成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收尾工作。加快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按照“零容忍”的要求,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切实防范专项债券风险。同时,研究指导地方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精准高效
专家认为,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更加精准高效。
于长革分析,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超预期因素引发的风险增大。部分地方财政由于收入下滑、刚性支出不减,收支矛盾有所加大。为此,应努力调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实现存量与增量政策并举,更好发挥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更加精准——除了用好存量政策,还应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应继续高质量落实好已经出台的退税减税、缓缴社保费及各类救助政策,使优惠措施及时落实到相关企业和个人,确保做到应享尽享。同时,根据当前经济形势需要,超前研究制定新的更具针对性的税费支持政策,重点针对弱势群体、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等实施目标指向更明确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于长革说。
更加高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表示,积极财政政策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性力量,也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除了进一步发挥留抵退税政策的助企纾困效应、充分发挥专项债等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的财政工具效应之外,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实施有利于保民生、促消费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从收支两方面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李旭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