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税收
激励约束机制对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中新网上海12月11日电 (谢梦圆)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发布了《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激励约束与相关金融风险防范》(以下简称《报告》),点明“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激励约束”是贯穿主线,“这个激励约束机制非常重要,从绿色金融标准等多个方面展开。气候风险防范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约束机制。”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金融机构很难兑现支持减排的承诺,“尽管有大量的金融企业做出承诺,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应该说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是“金融中介”,它是用其他人的钱,帮助他们投资或者贷款,或者是做其他的金融理财产品。”
王信认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最基础的方面是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2016年以来,中国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其中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全面推进。转型金融标准方面,目前国际社会对转型金融的目标、支持范围、保障机制等内容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对转型金融的概念、支持服务对象等还存在若干分歧。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相辅相成,可有效衔接。完全可以把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的经验用于转型金融标准,现在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将适时就四大领域的转型金融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制定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和农业四大领域的转型金融标准,之后将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扩大转型金融标准制定的领域。
《报告》指出对金融部门来讲,非常重要的是有序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中国的碳核算还面临一些挑战,接下来要进一步提高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在碳数据采集与管理、引导咨询服务业务发展、发挥数字技术支撑、强化金融支持的能力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总体来讲是要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进一步扩大披露的内容、覆盖面,逐步从自愿披露过渡到强制性披露,不断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约束。”
至于来自财政金融政策的重要激励,王信表示,可以通过政府的公共投资、政府补贴激励及政府采购激励等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我们更多是基于中央银行的角度,同时涉及其他金融监管部门,总体从金融政策怎样进行支持、引导市场主体更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金融政策工具,包括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等。我们认为,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支持是必要的,其空间和力度与碳价关系密切。”
据悉,该《报告》研究的创新之一,是比较深入地探讨整个宏观经济层面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即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产生影响,由此对一些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传导到金融机构,产生金融风险,进而对金融机构稳健性及整个金融体系稳健性都产生影响。
近年来,全球关于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讨论日益增多,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全球多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已开展或者计划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中国人民银行已组织20多家大型商业银行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部分地区、行业也在进行本地区、本行业更大范围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