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做好经济工作要学会算大账
做好经济工作要学会算大账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运用算大账的科学方法推动经济工作,多次强调要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这些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掌握核心要义,自觉对标对表,做好贯彻落实。
一、善于算大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善于算大账的科学工作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备的能力素质,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重要体现。
(一)算大账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生动体现
这一科学工作方法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哲理,对于科学准确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算大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强调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要在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把握规律,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注重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发展。算大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强调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发展运动之中,要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科学预见发展趋势,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算大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运动的观点,强调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占据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优先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二)算大账是我们党做好经济工作一以贯之的科学方法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哪个时期抓准社会主要矛盾、算好经济发展的大账,经济运行就比较平稳,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比较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着眼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和推动经济发展,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推动农轻重各经济部门在综合平衡中按比例发展,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开展三线建设,推动“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聚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成功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我国经济转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可以看到,算大账是我们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和升华,是回应时代之问、破解发展难题的宝贵实践经验,需要更好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三)算大账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之变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全球疫情反复延宕,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一些领域风险可能加快暴露,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明显加大。当前经济社会活动复杂性全面上升,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多目标统筹、多政策协调的“两难”“多难”问题,如果缺乏系统思维、全局观念,盲人摸象、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很难做好经济工作的。需要把握大局、算好大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系统优化中提升整体效能,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二、坚持系统观念,打好大算盘、算好经济大账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算大账的科学工作方法是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和生动体现。我们想问题、作决策,要强化系统思维,抓住问题要害,既在战略上布好局,也在关键处落好子,找准工作着力点,不断提高经济工作专业水平。
(一)算好综合账,加强系统谋划和一体落实
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整把握、综合协调,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以偏概全,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
以共享发展为例,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共享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经济发展具有了更加充足的后劲,国家发展也具有了更加深厚的伟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算好综合账,把新发展理念一体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才能更好推动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不断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二)算好整体账,在统筹协调中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要增强全局观念,兼顾局部利益,提升整体效能。比如,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不能搞“小而全”,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更好实现全国一盘棋。又比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不容忽视,“动态清零”是综合考量我国现阶段各方面因素,从最有利于全局和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采取的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虽然会对感染者和密接者的日常生活、特定区域、部分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依然是目前控制新冠疫情社会成本最低、最有效的策略,最大限度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算好整体账,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定而后动,才能更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算好平衡账,注重科学调控和精准运筹
国民经济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有机体,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经常的、绝对的。经济发展就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新旧交替、螺旋上升、循环不已。做好经济工作要善于抓平衡、促发展。一是做好总量平衡。要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适应、相互衔接,着力扩大有效供给,算好劳动力、资金、土地、能源、生态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平衡账,加强需求侧管理,强化供给侧创新,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二是做好结构平衡。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经济大幅波动往往与重大结构性失衡有关。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引导要素资源在不同部门、空间、环节之间的有效分配,推动供需、产业、区域、城乡、收入分配等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做好动态平衡。经济运行是个动态的过程,要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逆周期调节,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和相机调控,不断增强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算好平衡账,打好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各项政策“组合拳”,才能更好实现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国际收支等多重调控目标。
(四)算好长远账,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做好经济工作,既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也要避免竭泽而渔、饮鸩止渴的做法。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短期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一方面要谋长远、求实效。比如,当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失衡现象,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做好房地产调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构建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钉钉子、抓落实。比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发展理念等的调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既不能搞“碳冲锋”也不能搞运动式“减碳”,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算好长远账,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底线思维,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夯实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牢记“国之大者”,扎实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把算大账的科学方法灵活运用到经济工作中。
(一)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用政治眼光分析经济问题,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要提高政治判断力,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二要提高政治领悟力,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谋划和实践要求,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要提高政治执行力,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二)观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回应现实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要善于从长期大势认识短期形势,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要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手段,完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优化宏观经济分析模型,把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分析投入产出表、国民收入流量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国民经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时发现宏观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二要强化政策预研储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强前瞻性思考,创新政策方式手段,完善政策“工具箱”,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三要积极引导市场预期,增强议题设置能力,用好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顾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是第一位的。要提升战略思维,增强全局观念,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从部门层面看,要加强部门政策统筹协调,克服单打一思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做好各项政策衔接配套、各项举措相互耦合,防止造成政策超调或互相抵消。从地方层面看,要坚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着眼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坚决服从大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四)抓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必须抓大事、谋长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很难做好工作的,要注重在关键点发力、紧要处突破,以求“落一子而满盘活”。一要着力落实重大政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要着力推动重大战略,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工作切入点,细化落实举措,做到因地制宜、统筹把握。三要着力实施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适度超前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