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世界海运煤炭贸易可能遭遇罕见的连续两年下滑
据Splash 247.com 网站9月26日发布的信息,近期,信号集团(Signal Group)的分析认为,预计2025年全球煤炭贸易将萎缩,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以来的首次下降,预测2026年也将继续下滑。如果这一预测得到证实,这将是21世纪海运煤炭贸易首次出现连续两年的下降,这也可能成为改变整个海运散货市场的货运流量和船舶部署模式的转折点。
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达到创纪录的87.9亿吨,预计之后将出现放缓。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趋于稳定,然后在2026年可能略微下降。
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的需求已经出现放缓迹象。2025年上半年的煤炭消费量下降了0.5%,原因是电力增长放缓,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上升,同期火电发电量下降了3%,尽管煤炭仍在支撑系统的稳定运行。
印度2025年上半年电力需求也有所下降,同比减少了2.1%。不过,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印度全年将增长1.3%,钢铁生产将推动长期焦煤进口。
与此同时,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是个例外。2025年前6个月,美国的煤炭需求同比增长了12%,强劲的电力需求和天然气的高价格是推动因素。
在航运方面,煤炭贸易收缩可能意味着吨英里需求减少,尤其是如果亚洲买家更多地依赖国内生产。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印度尼西亚今年8月取消了最低基准价格规则后,市场出现波动。对中国的发运在第二季度大幅下降,但夏季后期随着国内供应中断导致市场收紧而又有所回升。
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在印度的煤炭进口结构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2025年6月,澳大利亚对印度的冶金煤发运量达到440万吨的峰值,而俄罗斯6月至8月对印度的煤炭发运平均每月超过250万吨。不过,印尼7月份对印度的煤炭发运降至700万吨,是自2022年以来表现最弱的月份之一。
信号集团认为,来自南非和哥伦比亚的长途运输量可能会帮助抵消亚洲不断扩大的国内生产的影响,但前景显示出口商之间的竞争将加剧。对于干散货船东而言,连续两年煤炭运输量下降的前景,突显了这种商品在船舶运输运营策略中的角色转变。
信号集团的分析师指出,关键问题是来自南非和哥伦比亚等出口国的长途运输量能否抵消印度尼西亚市场份额的逐渐流失,以及这种平衡将如何影响未来的海运吨英里需求。
(编辑: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