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全球煤炭市场:价格稳定、贸易平稳
据CCA Analysis 10月20日发布的信息,上周(截至10月19日),全球煤炭市场价格稳定,贸易大体平稳。
上周,全球煤炭市场呈现出分化态势:欧洲煤价跌至4年低点后反弹回升;中国长假期后煤炭市场报价走强;印尼煤价有跌有涨;澳大利亚方面,高热值动力煤价格下降,中热值煤小幅上涨,而冶金煤价格则出现了回调。
欧洲动力煤价格指数从10月14日触及的四年低点(86.8美元/吨)反弹,回升至每吨97美元以上。此次反弹由纸面市场和实物市场(paper and physical markets)的累积空头头寸积极平仓推动。不过,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价格已触底,预计指数在短期和中期将出现反转。
今年欧洲供暖季较往年提前开始,这在利好煤炭价差的背景下意味着煤炭消费量将增长。欧洲供暖季的提前启动,在利好电力和电煤价差(clean dark spreads - CDS)的情况下,刺激着煤炭消费增长。
荷兰TTF交易中心天然气报价上涨至388.31美元/1000立方米,环比上涨1.48美元/1000立方米。欧盟被认为已为2025-2026年冬季做好充分准备,然而,天然气存储库存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和10年平均水平,同时库存气提取量大幅增加。
欧洲ARA三大港口煤炭库存攀升至356万吨,环比增加80万吨,增长2%。
南非高热值6000千卡/千克煤价在2020年12月跌至低点(低于80美元/吨)后,随着欧洲报价的上涨,已反弹至81-82美元/吨水平。
印度买家,尤其是海绵铁行业的买家,由于印度本国煤炭供应充足、钢铁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当地全国性假期,几乎未发出任何询盘。因此,南非出口商将重点转向了越南及更小的区域市场。
中国方面,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每吨上涨2美元,升至每吨101美元以上。动力煤市场在公共假期结束后活跃度加快。价格上涨受到需求增长的支撑,部分地区的供应中断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减少,迫使发电厂消耗更多煤炭并补充库存。
目前中国北部出现了冻雨和初雪,导致内蒙古和陕西矿区的露天煤矿作业受阻。南部地区气温仍高至33-35°C,空调需求和电力消耗保持高位。受此天气异常影响,火电发电量创下秋季历史新高:该国最大火电厂的煤炭消耗量从410万吨/天增至490万吨/天,6大沿海电力公司的煤炭消耗量从180万吨/天增至230万吨/天。
沿海九大港口的煤炭库存降至2449万吨,环比下降30万吨。六大沿海火电集团的煤炭库存合计1396万吨,环比下降27万吨,而煤炭消耗量增至85.7万吨/天,环比增加1.4万吨/天。
印度尼西亚5,900 GAR煤炭价格小幅下跌至76.5美元/吨,而4,200 GAR价格则上涨至近44美元/吨。随着中国买家和贸易商重返市场,印尼市场活动有所增强,为报价提供了一定支撑。
而持续的降雨限制了印尼的采矿和煤炭物流:驳船停运,导致交货时间延长,并推高了12月船货的价格。与此同时,生产商并不急于签订长期合同,因为他们预计在11月临近时价格会更具吸引力。印尼当局推出了一项新的在线平台,用于更详细地跟踪煤炭行业的各项指标,可能有助于监管机构加强对供应的控制。
澳大利亚高热值6000大卡煤炭价格下调至103美元/吨。10月的前两周,亚洲买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活动较少,而中国市场参与者在节后将重点转向国内货源。此外,印尼6000大卡煤报价比澳大利亚高热值煤炭低10-15美元/吨。
由于冶金煤供应增加和钢铁产品报价下跌,澳大利亚HCC硬焦煤价格指数降至188美元/吨。
中国市场热轧卷板和螺纹钢价格下跌2%-3%。导致高炉利用率降低,煤炭消费量下降。印度的需求因全国性假期而有限。此外,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天气改善,主要炼焦煤出口发运港包括海角港(Hay Point)和达尔林普尔湾港(Dalrymple Bay)在内的港口码头煤炭发货量已恢复正常。
(编辑:吴晶)